newsMindmap


聊 · 癒人生

愈來愈多人習慣在工作日常中抱怨,情緒壓抑得不到釋放,這樣的牢籠困獸是每個都市人的心病。Sa內心也藏著一隻不受控制的野獸,曾經迷茫找不到出路,漸漸地她在不同的經歷中重新找到自己的療癒之道。「秘訣是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!」這個二十七歲女生的笑容頗具感染力。

和碩士同學跟教授在畢業論文present後合照

和碩士同學第一次出實習,要拖行李喼出動

不一樣的親密度

「本身我就很喜歡『傾計』。」一貫外向樂天的Sa以她擅長的方式輕鬆自如地訴說著自己的故事。從本科修讀體育再轉科到言語治療的碩士專業,Sa堅信言語帶來的力量。畢業後的她以言語治療作為自由職業,在不同類型的服侍群體中,感受著這份工作帶給她的滿足感。在接觸一些有語言障礙的小朋友過程中,通過短短幾堂課後,他們可以開口說出第一句話,「這或許就可以改變他們一生,他們能夠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也會變得開心很多。」

和碩士同學在醫院實習的最後一天留影

藉著這份工作,Sa也會接觸到一些老人院的長者,陪伴他們聊天,也嘗試聆聽他們的心聲,從而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生命。Sa回想起自己在疫情中過身的婆婆,那時陪她做身體檢查的路似近又遠……「在為這些長者做言語治療的過程也是一種自我療癒。」Sa分享現在藉工作對長者的協助,似乎得到那段陪伴自己婆婆的時間的另一種形式的延續。

做自由工作(freelance)時,為教會姊妹的媽媽上門做復康治療,並一起慶生

 

沒有浪費時間的生命

香港的社會標準很習慣用數字衡量一個人的價值,「怎樣發現自己的天份並能運用出來其實更重要。」Sa選擇了自由職業的工作模式,而在得到更多時間與空間感之餘,也在某種程度上放棄了穩定和升職加薪的傳統「成功」定義。她坦言初時也會擔心這樣沒有人一同合作的工作模式,會感到孤獨,但後來發現每份項目中遇見的人都成為了她成長路上最好的見證。

和餐廳同事們成為了好朋友,他們今年和Sa慶祝生日

除了言語治療的工作,Sa也堅持在一間西餐廳做兼職侍應,「從事服務性行業是我一直以來的小願望。我很喜歡那種傳承下來的禮儀。」也是藉著這份兼職,Sa擁有了自己難得的同事關係。在他們身上她更加看見每個人生命的不一樣,或許生活混亂,或許家庭關係破碎,「有時和同事傾談,他們也會揶揄我:『像你這種專業人士為什麼要屈就來做這些辛苦工。』」Sa反而選擇與他們打成一片,並鼓勵他們不要將自己標籤化,要珍惜自己身上的獨特性。餐廳的工作有時也需要在室外進行,在香港夏天的酷熱天氣下,他們甚至會生出一身熱痱。被問及自己的天份,Sa笑說,「我很容易在做著的事情中找到滿足感。」這個忠於自己選擇的女生繼續為二十多歲的生命負責到底。

 

放肆出走 找回慢靈魂

「在很多人眼中,我的生命看似很順利,做到自己想做的事,還有什麼不開心呢?」Sa也曾經面對情緒問題,在多方的壓力下找不到出口,她第一次嘗試去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,也感受到可以坦然向一個人傾訴的力量。在畢業旅行時她決定到澳洲放肆出走一次,「完全沒有計劃過任何的日程,只想著去休息,希望靈性上被啟發。」在澳洲的一個月時間,Sa寄宿在不同弟兄姊妹夫婦家中,參加他們的日常崇拜活動,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,Sa感受到另一種生活節奏的可能性。「有時候我們也沒有特別做些什麼,記得有一次我們到海邊織手繩,在海灘游泳然後夜晚就慢慢走回家去。」有些聲音或許是慢下來才得以被聽見。

在紐西蘭體會坐滑翔傘

和去了澳洲留學的香港姊妹一起花時間

在澳洲姊妹Joy夫婦家中住宿,Joy做的cinnamon roll超級好吃!

在澳洲教會和姊妹Jessica一起傳福音

在這個完全放開所有的地方,Sa充分地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,嘗試和朋友脫鞋行山、到遙遠的海島禱告,感受大自然給與身體的巨大能量。Sa坦言不同的經歷都在讓她變得更加成熟,「更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,而不只是收起不好的情緒,也是不斷重新整理與重啟的過程。」談及未來計劃,Sa並沒有給自己設定太多的框架,她希望將來可以再到澳洲一趟,接觸情緒支援動物的學習(在澳洲,有一種受訓練的動物,可以成為治療一些抑鬱症或情緒病患者的幫助。Sa希望參與其中,了解動物如何幫助人),並繼續幫助有需要的群體,讓大家都能找回丟失的靈魂。

Sa一家人和兩位姨媽為她碩士畢業一起慶祝

在澳洲墨爾本退修營中,在聽完聖經班後分組討論,雖然Sa和她們認識不久,但大家非常坦白地分享內心掙扎,關係瞬間走近

澳洲姊妹一家四口邀請身邊不同鄰居來家中開查經小組,Sa被他們的熱心和信心啟發很多

文:Yumi Leung